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研报告 >
文件名称
历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初中历史理解分析能力
下载地址
简介

历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初中历史理解分析能力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初中历史理解分析能力

 

乐东县民族中学  历史学科  罗盈

 

一、研究背景: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学生90%属于黎族。由于种种原因,该地区的人们对教育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基础较差,加之民族生活习惯等制约,学生小时候很少接触历史人物故事,缺乏对历史的认识,学习兴趣也不高,对历史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导致对历史知识记不清、记不牢,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笑话。比如:本是唐朝的人物却“穿越”到汉朝去了,本是某历史人物有关的事件却记到别人头上,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更是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通过对初中一些班级历史知识的考查分析及调查问卷发现,历史理解分析能力不高是学习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必须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分析能力,让其识古明今,增长智慧,激发民族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积极学习相关理论,同时能从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切实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研究对象:初中八、九年级六个班的学生。

三、研究目标:(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其养成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快,主动学习。(三)在教学中,勇于探索,推陈出新,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使学生会记、记牢。(四)以当前发生的事情引申出历史事件,纠正学生认为历史与实际生活无关的错误认识,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一)加强学习培训,不断钻研,多与其他老师交流,吸取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二)从实际出发,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纠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平时不认真,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三)注意运用历史事件对他们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历史知识阐释现实问题,培养并逐步增强其利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五、研究成果(解决问题)

(一)分析历史知识考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通过对各个班级历史试卷的考查分析,发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答题张冠李戴,牛头不对马嘴,有些简单的题没有作答。进一步问卷调查及与学生谈心找出了问题的原因:很多初中生认为历史是副科,又是开卷考试,考试时只要突击看一下书就行了。正因为这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非常肤浅,怎么能考好呢?因此纠正学习态度成为第一要务。我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说明历史虽是“副科”,在学考试中所占分值虽少,但机会是均等的,一分之差就可能名落孙山,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知识没有正科、副科之分,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认识。接下来对他们考试过分依赖翻书的行为予以纠正,主要是结合考试题分析说明现在的历史考试侧重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分析能力,只有专心听老师讲解,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历史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样即使是翻书也能提高查找答案的效率,不让时间白白浪费在翻书中。

(二)运用既科学又有吸引力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自制力还较差,课堂中常常小动作不断,即使加强课堂纪律约束,也是心不在焉。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本人对此高度重视,勇于创新、探索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科学又有吸引力的教学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受到八年级历史书中法国大作家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暴行一文的启发(文中隐藏了法兰西和英吉利,只称为两个强盗)创造了隐藏式教学法。何为隐藏式教学呢?就是巧妙设计历史问题,并将一些主要的内容予以隐藏,通过迂回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深刻领会历史知识。我上《七七事变》这一课时是这样授课的:19世纪40年代,一个所谓的大和民族、实行军国主义的国家以武力赤裸裸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出示地图)最可恨的是他们竟然说是为了所谓的“大东亚共荣”而来的,带着枪炮跑到别人的地盘公然轰炸人家竟称是为了别人好,这是什么逻辑,这完全是天下最大的谎言。之后,他们继续向南进逼,企图占领华北,而北平是他们的首要目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1936年,他们的部队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形势非常危急。在北平的周围有一座桥,这座桥建于金代,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名桥,该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画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当时,有中国军队驻守在该桥上。1937年的某月某日晚,这个实行军国主义的军队在北平附件举行军事演习。他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这样无理的要求中国守军怎么能答应呢?!于是,蓄意挑动战争的军国主义军队悍然向驻守在桥上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同仇敌忾,奋起抵抗,全国性的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从此爆发。

上面的内容中,我隐藏了日本、卢沟桥、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等内容,设计了4个问题:1、这个标榜为“大和民族”的国家是谁? 2、我国的这座名桥叫什么桥?3、这次战争发生在1937年的哪月哪日?4、这次战争历史上叫什么事变?(ⅹⅹ事变?)为什么叫ⅹⅹ事变?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播放这次战争的视频资料启发学生……。这样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纷纷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对历史知识学的来记得住。

(三)指点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很多学生学习历史都是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应指点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我在复习及自习课时尝试使用了多种学习历史的记忆方法。主要有重复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归纳分类法、核心内容提炼法等等。比如我在教授新文化运动时运用核心内容提炼法讲其归结为“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很多,我并不要求学生一律掌握,而是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自己喜欢的方法就行。从学生的反馈和考试成绩来看,这些学习方法效果非常明显。

(四)联系实际,增长探究理解问题的能力。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增长才智,对于增加历史的趣味性及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效果很好。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学会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伴随着历史的学习不断进步和成长。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毒品有哪些危害,现在的新型毒品有哪些,并出示一些毒品的相关图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我不失时机讲起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吧,侵害民众和国家,并蓄意发动鸦片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给我们的民族造成了奇耻大辱。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我我借题发挥,介绍了当今社会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和破坏社会稳定,阻碍国家发展。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吸取教训,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实践证明,当历史和实际联系起来后,让看似枯燥的历史因为有了生活的气息而鲜活起来,学生也不知不觉中逐渐提升了探究理解问题的能力。

六、教师反思

通过行动研究,使我对自身的知识和教学能力有了清醒的认识,促使我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教育行动研究中“问题”学生的不配合影响到了教学的效果,几乎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以后必须多与这些学生交流,做好引导工作。二是民族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间接影响了接受历史知识和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我想应鼓励学生多读读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并开展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通过研究,我体会到对学生除了日常的理解、鼓励之外,在考试方面要由简到难,不要一味增加试题的难度,要根据学生情况出题,只有取得好成绩才能树立自信心。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