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学设计 >
文件名称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下载地址
简介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地理学科  临高二中  娄丹丹

 

一、学情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虽在小学有零碎接触一些地理知识,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特别是缺乏基本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图像,包括示意图、地图、景观图等。通过认真判读、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并应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三大学法,逐步掌握世界地形的有关地图和地理知识,落实教学主题。

一)、自主学习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分层设色世界地形图、各种示意图和景观图来设置问题,1、引导学生能读懂地图,利用地图复习旧知识和理解新知识。2、引导学生层层理解五种地形的特点和两大山脉带的分布。

二)、比较法:通过景观图的感性比较和列图表比较五种地形的异同,增加对世界地形的掌握;

三)、讨论探究法:通过同学间的共同讨论以及野外调查,了解你的家乡的地形特点,以及这种地形给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哪些影响。

二、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直观图示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能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山脉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能力目标1、培养能利用地图复习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2、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判断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情感目标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1、利用地图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利用地形剖面图和图表比较来判断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能利用地形图掌握世界两大山脉带的组成和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1、培养能利用地图复习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能力。

              2、利用地形剖面图和图表比较来判断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六、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海陆分布,那么我们在上新课前来复习一下七大洲和四大洋。

 

利用多媒体出示空白的世界地形图,并逐一展示七大洲,四大洋。让学生了解其位置。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七大洲的几何图形图。

教师点评学生活动。

请两个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在草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以接力赛的形式,是小组学生充分参与。

让学生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会利用地图进行温故知新的能力。

过渡:老师展示地球仪,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地球仪表面是什么状态?(光滑的)现实中的地球表面也是这样光滑的吗?(不是)当宇航员在茫茫太空中从远到近观察我们的地球,会发现地球表面有什么变化?(词语概括:平滑---——凹凸不平-----高低起伏)

导入新课:(导入语:我们在地球上主要生活在陆地上,而我们生活的陆地,比如我们周围,有上坡有下坡,整个陆地表面并不像海平面那么平,有很多高低起伏。下面请看几幅图片(课件展示各类地形图片),多种多样的地形造就了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了解陆地地形。

(一)    陆地地形

1、地形的概念

及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教师让学生念课本33页第一段。

利用多媒体出示五种陆地地形景观图。

 

学生齐读第一段,了解地形的概念及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感性了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的大致形态特征。

 

过渡:说到地形,当然离不开高度。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这些地形的高低呢?

2、海拔和相对高度

 

创设情境:地表的高与低需要用什么来衡

量?

引出高度,并比较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先用人的身高来举例,形象的类比高度的测量方法。

利用多媒体出示地形剖面图,演示海拔和

相对高度的直观概念。

分小组活动,完成教材第33页活动题。1、先找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2、完成习题①②

1、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差异。

2、培养学生快速识记知识的能力。

3、课堂训练巩固知识。

 

3、五种陆地地形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34正文内容,指导学习小组讨论如何区分五种地形。对学生展示的结果评价。

学生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34正文内容,观察五种地形图片,小组讨论如何区分五种地形。

 (2)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

3、展示交流

   不同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生自我发现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小组合作的能力

 

 

二、归纳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

1、利用多媒体出示五种地形的景观图和地形剖面图,演示它们的异同点。并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

 

学生再次识记五种地形类型的形态特征,并归纳出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

1、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识记五种地形类型的形态特征。

2、再次认清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过渡:五种陆地基本类型为何有山地,而没有山脉,二者有何关系。

三、陆地两大高峻的山脉带

出示山脉走向图。请学生集体朗读课本35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世界海陆分布图,指导阅读课本和地图册,掌握两大山脉带的组成及在地图上的位置。

掌握山脉是由按一定方向排列的山地组成。

阅读课文和地图册中的世界地形图,掌握两大山脉带的组成及在地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1、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2、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一、            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掌握两大山脉带的组成和位置。

二、            培养学生的填图能力。

 

课堂

活动

出示一份世界之最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册的世界地形图思考回答。

根据世界地形图,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课外搜集地理知识的能力和看图能力。

课堂

小结

利用多媒体再次归纳本节知识点。

学生思考归纳回答,再次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

布置

作业

1、野外调查你的家乡的地形特点,以及这种地形给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哪些影响?

2、搜集其他世界之最。

回家根据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巩固课堂基础知识,增进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七、教学小结及反思

一、 教学内容

本节课授课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了解地形的概念,认识五种基本地形;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会在示意图中识别两者。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且会区分。了解陆地上两大山脉的分布和世界著名的地形的认识。

二、 目标实现

在学案上教学目标的拟定只设定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情感目标忽略了,教学目标拟定用词方面还需斟酌,也是以后需要改进的。在实际教学中对拟定的目标没有完成。如拟定的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教学中就没有实现。重难点设计准确,教学中也体现了对重难点的突破讲解。

三、 手段方法

教学中在讲授新课前回顾了旧知识世界的海陆分布,再导入世界陆地的地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过度。讲授新知识点时按先讲后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在学生课堂活动设计部分,还需要改进,如可把五种地形的特征识别与比较由学生自己完成部分可改进为分小组来完成,并汇报结果。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 课堂效果

本堂课的教学基本实现了教学设计的效果。教师讲解仔细,准确,语言表达清晰;教姿教态规范,有亲和力。对学生的练习和活动能深入指导,学生课堂表现积极,气氛活跃。还有不足是对教学时间把握欠缺,后半部分较紧,有进行课堂小结。需要今后改进。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