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研报告 >
文件名称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下载地址
简介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历史学科  昌江县十月田学校  陈星花

 

【摘要】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每个老师必须思考、关注的重要问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等方面获得协调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我国推进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这次改革实现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社会变革和新的课程理念去探索、研究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即打造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人从事的是历史教学,历史学科反映的是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实现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几年的从教生涯中,我也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塑造良好的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一)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教育能力

具备这一条件的老师不但能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生。

(二)教师人格的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

在老师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我们老师要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所有学生。老师不仅是学生良师,而且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三)教师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

老师在课堂上不应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老师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有他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情感去感化教育他们。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愈深,爱之愈烈。其次对学生的关怀要落到实处,以此形成一种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教师角色应由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者转换为重学习过程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教师的角色。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每次上课前,我会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既符合课程标准、又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教起来、学生学起来都有目标与方向,让课堂变得有针对性,这样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形式

历史教学内容繁纷复杂,怎样教学才能体现出它的丰富多彩?那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去体会、去感受。

1、对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类教学内容,采取课堂辩论式教学。

如在学习秦始皇、曹操、拿破仑等历史人物时,课堂上主要采用围绕一个正反相对的观点进行辩论。辩论式学习主要流程有:确定辩题———课前准备———课堂辩论———课后反思与评价。辩论式学习,使课堂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学生鲜活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老师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历史课堂辩论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

2、对战争类等需要感悟的教学内容,采取观看相应视频的教学形式。

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红军长征、南京大屠杀时,在课堂上,我主要插播一些典型视频,这些视频材料使学生如临其境,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这就是通过挖掘历史事件的细节,对其情节加以补充,以此在历史课上将历史“娓娓道来”,让历史更加丰富、更加打动人心的一种形式。再如,关于战争和战役的教学内容,我们教材中的描述是相当有限的,但对这些我们的学生却有着较大的兴趣,尤其是男同学很想多了解一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补充一些战争有价值的细小情节,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再如讲红军长征时,也可以通过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些事来表现长征的艰苦和长征的精神。

3、对经济类等较枯燥深奥的教学内容,进行史料研习式教学。如在学习    时,教师要提供真实的历史学习资料,经济发展折线图,相关的图表数据等,然后进行史料研习式教学,其具体过程如下:教师提供材料→学生研读材料→师生共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得出历史结论。这一过程,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运用材料,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历史教学完成了从结论教学到过程教学的转变。

(三)减少课堂垃圾时间

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要努力减少课堂垃圾时间,在课堂教学中,都存在着哪些垃圾时间呢?首先,课堂导入时的用时、用情应有度,不宜过渡渲染,否则会“喧宾夺主”,制造出课堂垃圾时间。其次,在利用视频教学时,应该用之有数,过分使用会使学生感到疲惫,注意力分散,课堂效率降低,当学生不能再专注和愉悦时,此时的课堂时间就成了垃圾时间。最后,只能并且必须战斗到课堂最后一分钟:下课了,老师继续拖堂的话,拖堂时间就成了没有收获的垃圾时间;一堂课结束了,还剩几分钟才下课,这时老师习惯让学生自己看看书,整理一下所学的内容,其实,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该干什么,课堂宝贵的最后几分钟,就白白成了垃圾时间。因此,下课前几分钟,老师要提出针对性强的目标。

三、教师应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教学的问题相当程度是语言的运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借助于语言来向学生传播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所以教师除了有内在素质外,即人们常说的“内才”,还需有过人的“口才”。以致上课时能充分发挥,讲起来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形象生动,讲起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反之如果教师上课“语无伦次”,学生学得眉头苦皱,影响课堂效果。例如在讲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表达能力,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要从当时复杂的形势来透析,说明清楚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的企图,如何想夺取统治地位,同时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最后如何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教师要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以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教师是高效课堂的实施者,高效教学必须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不断修正教学设计,使课堂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