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研报告 >
文件名称
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行动研究
下载地址
简介

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行动研究

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行动研究

数学学科  定安县仙沟思源实验学校  吴启委

 

一、发现问题

纵观当前的中国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现今学校学习的种种弊端,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社会脱节现象,不少教师和学习信奉“数学就是多做习题”观念,使“解题文化”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对现实中的数感不强,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弱化。

我对七、八、九年级的学生做了一项调查:1、七年级选择题小明的体重约为20 (克,千克)2、八年级选择题课桌面积约为50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九年级填空题昨天18:30乘火车去北京,途中经过15小时到达,问何时抵京。

七年级的正确率是50.14%,八年级的正确率是40%,九年级的正确率为32%。这项调查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缺乏学生体验的现状,造成我们的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笔试,弱于创新的局面。本课题的提出正是清楚地看到了传统教育教学对人的培养有不尽合理,不够完善的地方,基于以下两个背景,提出“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设想,并加强实践研究。

二、研究计划

1、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量生活化。

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教学手段看,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还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3、生活化的应用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

三、研究过程

㈠ 贴近学生的生活选取素材,使学习材料生活化。

1、教师为学生提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数学材料。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仍然存在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倾向,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是局限于课本之中。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其精力主要放在如何摆布课本,如何把课本内容讲清,很难做到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根据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所以,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重建了“教材观念”,革除“惟书唯上”的陋习,在课堂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课本也好、教参也好,都应是供选材的基本素材,都可以进行加工处理,选择和设计的教学内容都注意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是他们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是他们感兴趣的,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是能够使他们提出问题,产生想象的,是他们乐意做的。例如,“加、减法混合计算式题”可从“公共汽车上的人上下车”这个问题引人,合并同类项从找伙伴入手,从而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己收集、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又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再如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结合班里的小明家里刚买了新楼房,小红家里刚买了平房,两家正准备装修,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明和小红两家的客厅都是长5米,宽4米,高3米,请问两家粉刷面积(门窗忽略不计)谁家更大些?你是怎么算的?同学们热情高涨,马上就有同学抢着汇报:“一样大!”。我追问:“大家都这样认为吗?大部分同学说:“是!”突然有一个同学提出疑问:“粉刷房屋,只刷墙不刷地,应该再减去地面的面积。”“不对!”又有一个同学提出疑议:“楼房的屋顶要粉刷,而平房屋顶要吊顶,不用粉刷,所以小明家的粉刷面积大!”话音刚落,孩子已经轻声讨论起来……“问则疑,疑则思”,让孩子在讨论探索过程中发现原来生活中的数学是这么有趣。这样的内容恰好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有趣、有用的特点,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为有了熟悉的生活背景和空间,孩子就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想象、乐于创造。我们在研究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建立班级“生活数学”采集本,让学生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抽象成数学问题,在发现数学问题的同时,不断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师要将学生所收集到的数学问题,及时进行检查筛选,把与自己的教学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应用。

㈡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建构数学模型。1、以形象化思维构建数学模型。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我们课题进行实验时,我们要求教师注重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的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创设买三套衣服(分别知道上衣和裤子的单价)需多少钱的生活情景,学生在求总价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解法其结果一样的情况,接着再让学生也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数学事实。然后再在众多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新知。这样,学生头脑中的“乘法分配律”就不再是抽象的数与符号构成的,而是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建构和呈现的。

2、以生活化经历构建数学模型。

当今,学生接受信息,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许多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果教师只是把这些知识简单再现或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这样构建的知识是静止的,有限的。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我先让学生猜测1/3和1/4谁大谁小,有位学生猜测是1/4大,这时马上有位学生站起来反驳说:我有道理说服他,假如有一天我们去活动,买两个西瓜,我们4个人分一个吃,他们三个人分一个吃,如果他觉得吃亏,我和他可以交换,其他学生都笑了起来,原先猜测1/4大的学生也笑了起来,在笑声中,他也明白了1/3和1/4的大小。

在这一个案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生活化——数学化的过程,我们能非常明显地发现,这位学生的对于分数大小的认识是完全基于他对生活的理解,如果缺少这一种对生活的真实的体验,他就不会作出如此精彩的回答3、在猜想——验证中构建数学模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往往需要通过观察、联想、顿悟进行猜想,但这种猜想的结论又不一定正确,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方可确定。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猜想可怎样求其表面积?学生就会根据已有经验(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提出猜想:能否把圆柱展开转化为平面图形再来计算呢?接着让学生拿出自做的圆柱进行操作验证并交流,结果学生中出现了各种验证的方法:有展开成两个圆形和一个矩形的;有展开成两个圆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更有展开成两个圆形和一个任意撕成的不规则图形,再通过割补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矩形的。而不管哪种方法都可求出其表面积。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猜想验证获得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再次感悟到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是求立体图形表面积的一种重要方法。

㈢ 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使学生的探索过程富有个性和创造性。 “传统教学观把课堂看作是一个师生从事特殊认识活动的场所,而生活意义的课堂教学观却把课堂视为一个由活动与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世界。”教学过程如果以知识授受为本位,必然抹杀课堂活动的丰富性,使课堂活动简单化、狭隘化,抑制学生的认知需要,无法满足学生希望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的需要。所以我们认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应把学生看作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非被动接受知识、机械计算的“物”。应该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满足孩子的发展与成功的需要,这是让数学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必要条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为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求知的需要。

1. 释放个性,满足不同需要。

人是教育的主体,个人发展水平和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人需要的多样性。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现代教学,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合作伙伴……数学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使人人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例如:教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我逐步出示条件,让学生提问题说解答方法,⑴服装厂计划做服装,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⑵服装厂计划做服装660套,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⑶服装厂计划做服装660套,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以上三个题目,我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解决第⑴、⑵题,中等生解决第⑶题,最后让优等生为大家分析,小结这类题的结构和解题关键,这样有层次的安排,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使他们自始至终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2. 自主实践,满足探索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的活动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让学生有机会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教师一般不代替学生的思考,而始终保持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决不喧宾夺主,教师可经常问“你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如果……行吗?你发现了什么错误?该怎么样呢?”来帮助学生探索知识,例如,我让学生分火柴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们带着思考题分三组进行自主尝试,他们发现3、6、9根火柴都能被平均分成3份,即“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接着我又引导他们观察也能被3整除的21、36、48、114等数字,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在走了一段弯路后终于明白了“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一规律,这一教学过程构建了“尝试——发现——得出结论”的探索思维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满足了学生的探索需要。 ㈣ 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生活充满数学问题。

1、模拟生活化情景。

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并不是所有的生活事例都可搬进教室的,这时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模拟生活情景,即“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如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教师扮演火车头,同学扮演车厢(旅客),列车行进过程有旅客上、下车,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0-8+3=5,5+4-1=8,10-7-3=,3+5+1=……,又如在讲台上设计一个箱子(银行),老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模拟存取钱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2、开展社会化实践。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包含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又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地亲近生活。例如:全校学生为贫困同学捐款,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好人好事。我让学生统计各年级的捐款数据,然后制成统计表,他们将各年级捐款总数、平均每人捐款数及全校捐款总数等各项数据写入“校园新闻”进行红领巾广播,不仅对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真有用。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又如,在学完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体积后,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花坛边,告诉学生:“学校准备在这个花坛的围墙四周铺上瓷砖,在花坛的里面填满土,请同学们帮助学校计算一下铺瓷砖的面积和需要多少土?学生一致表示愿意,但有的学生马上提出还没有告诉已知条件。我说:”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测量工具,需要的条件自己想办法找。”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在亲自实践中“活起来”、“动起来”。“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反思与困惑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加上只有小部分的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的习惯,故形成学生的差异比较大。

五、进一步措施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数学与生活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画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新的课程标准同样倡导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经验数学化。针对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今后我的看法及做法如下:

第一,还题目以生活化。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学生的学习素材,以打通题目与生活的无形屏障,变题目为生动鲜活的生活事实,使学生真正对题目感到真实,亲切和有趣。

第二,还题目以开放化。首先是课堂开放。要给学生多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多提供一点思考,讨论与交流的时空,让他们在开放和探究活动中,寻求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其次是结构开放。要根据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安排一些结构开放的题目,从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结论

通过研究与探索,可培养学生从身边活生生的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数学课题走向生活,打破原有的封闭与枯燥,还数学课堂教学于生活的本来面貌。这是一个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材料,灵活地选用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研究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探究方法,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