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研报告 >
文件名称
小组合作学习走进数学课堂的策略研究
下载地址
简介

小组合作学习走进数学课堂的策略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走进数学课堂的策略研究

数学学科  海南定安思源实验学校  吴启委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作为新型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交换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有这样一句英国格言: “如果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有印象;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如果让我教会别人,我会牢记!”;这句话道出了自主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说明了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这种需要,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小组合作学习走进数学课堂有效策略的几个问题。

一、小组合作的学习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导演”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交换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提高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中,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做人,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合理组建,合适分工

“适合才是有效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心理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综合考虑,合理组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构成考虑学习成绩好、中、困的搭配,小组成员间的座位最好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如:指定一位小组长负责学习小组的具体工作,课前检查本组成员预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组织开展组内合作和组间竞赛,课后指导本组成员及时复习和完成作业。这样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学困生的“达标”学习,同时对优等生又是一个能力的锻炼,其他成员根据实际情况给于合适的分工,使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气氛。

三、规范合作技能,培养合作习惯

良好的合作习惯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养成合作习惯。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如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组织,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质疑,然后讨论、归纳整理。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在组内进行交流,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虚心倾听、敢于质疑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当老师或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着力培养学生虚心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要培养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前后知识进行比较、同一题目的不同解法进行比较、对与错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这题为什么要这么解呢?如果这题这样做,行吗?如不这样,又会怎样呢?这个条件有什么用呢?这样会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敢于质疑的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善于动手、实践操作习惯。很多数学知识可以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如:在进行正方体展开图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拆一拆、拼一拼等实践操作,讨论交流,展示,最终总结归纳出11种展开图,提炼巧记正方体的展开图口诀 :“一四一”“一三二”,“一”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二个三”“日”相连,异层必有“日”;“凹”“田”不能有等规律。

四、善于抓住契机,创设合作环境

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重、难点得不到突破时,实践探究规律时,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善于抓住合作学习契机,激发合作学习兴趣,适合组织合作学习。如: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要进行加减消元。

例:解方程组  X+3y=–4    (1)

              X-4y= 3    (2)

在展示过程中,部分小组展示:

(1)-(2)得(X+3y)-(X-4y)=-4-3

得7y =–7

另一小组展示了列竖式特殊的做法:

X +3y  =–4 

-         X4y  =  3  

7y  =–7

解这个方程,得 y=–1

把y=–1代入方程(1),得

X+3×(–1)=–4 

解这个方程,得  x=-1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X=–1

                    y= -1

老师要善于抓住合作学习契机,让小组充分讨论交流、验证,开拓学生思维,灵活运用便捷方法。在草稿上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加减计算而达到消元的目的。

五、重视多元评价,激励合作意识。

多元化的评价和激励形式有利于增强小组合作意识,营造和谐的竞争氛围,促进个体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评价形式上有学习过程和技能方法的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课堂随机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内容上包括参与情况、合作效果、创新精神、质疑探究,检测成绩等。如:当学生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你真棒!给小组加×分”;开放的课堂教学,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如“我觉得他说得……”“我发现他做得不对的地方……对他说得话有补充”,在学生互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下课前,科代表小结各小组的得分情况,老师给于终结性评价,激励小组之间竞争,促进小组的分工合作,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对搞活课堂气氛,解决学生上课不睡觉,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合作、探究、质疑、互动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最终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互动、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反思。《新课程》2010年12月

[2] 高效课堂教学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初探。百度文库

[3] 《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 (美国)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