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来我院作学术交流

2025-03-18 9:56:15 来源:海南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作者:

   2025年3月17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莅临我校,开展了题为“从主体教育到‘三力模型’的建构——中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学术交流活动,副校长杨兹举出席。我校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师生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由我院院长王标教授主持。

裴娣娜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她从四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中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进程。首先,她分析了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型、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需求。她还指出了多元文化并存、复杂文化生态环境和价值选择的现状,以及教育现代化对基础教育“凝练、深化与创新”的目标、思路和举措的要求,从而提出了建构主体教育理论的必要性。其次,裴教授详细阐述了“三力模型”的内涵,即宏观层面的区域性发展决策力、中观层面的学校创新发展领导力和微观层面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学习力,旨在实现“多样化有特色”的发展,推动区域性战略策划与学校实施层面的协同创新。接着,裴娣娜教授介绍了从主体教育到“三力模型”的建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实现的六大创新。这些创新成果推动了基础教育区域性高质量的发展,催生了区域性推进的基本形态和发展模式,促进了学校课程建设与个性化发展,重构了中国的学科教育体系,确立了发展性的学习策略,并探索了学生发展指导,建构多样化教育机制实现了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同时对主体教育研究方法论进行了深入探索。最后,裴教授强调,要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挑战与问题,明确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导和价值定位,掌握各区域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机制和举措,关注基础改革发展研究的实践转向,以更好地推进教育研究工作。

会议最后进行了互动,裴教授耐心解答了师生们关于课程论学科建设、学校课程改革实践难题等方面的问题。她对我校教育研究者和青年学子寄予厚望,期望大家保持学术活力,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以丰富的科研成果助力课程论学科的蓬勃发展。杨兹举副校长对裴教授的报告高度评价,并非常感谢裴教授倾囊相授,同时邀请裴教授经常来学校指导,助力我校教育学学科建设。

裴娣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评审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全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